近日,有用户反映,他们所在小区正在安装人脸识别,且和住址、身份信息绑定在一起。给出的理由是出入更便捷,管理更高效,不少居民对此表示反对。有居民开始担心人脸信息被泄露:我什么时候不在家,别人都知道。
小区安装人脸识别的目的,乃是为了实现门禁自动化管理,提高人员身份识别效率,方便业主进出小区,满足疫情防控的安全需要。不过,很多小区人脸识别并不是单纯采集人脸信息就行了,不但需要身份证信息,还需要房产证等信息。这就令很多业主感到不安,认为物业过度采集敏感信息,担心存在信息安全泄露风险,会给人身安全、财产安全造成威胁,由此引发抵制情绪。
人脸识别需要采集用户的面部信息数据,这些信息具有唯一性,属于非常敏感的重要信息。而且,人脸识别的隐患风险在于存储安全,不少应用将人脸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,如姓名、身份证号、电话、住址等信息绑定在一起,一旦泄露出去,后果非常严重,会衍生出电信诈骗、盗窃账号、倒卖信息等问题,给用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。可见,业主之所以抵触人脸识别,并非抗拒技术本身,实则是担忧信息泄露隐患,认为小区物业无法保障安全。
目前,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进入广泛应用阶段,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,却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,给用户造成损失和不便。此前有调查报告显示,九成以上的受访者使用过人脸识别,六成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。在现实中,也有因人脸数据泄露遭遇财产损失的案例,还有网上倒卖人脸数据,有用照片骗过人脸识别设备,有楼盘通过人脸识别抓拍购房者等,均令大众感到不安。
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“黑科技”,未来感十足,在面世之初,社会各界给予很高的评价和期待。曾经,某地公厕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取厕纸,还被视为技术防范不文明行为的样本,可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,人们对科技的滥用感到恐惧,进而对人脸识别技术也心生警惕,越来越多的人认为,需要限制和约束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,防范对用户权益造成侵害。
目前,部分地方已经采取了行动。比如,杭州拟立法规定物业不得强制业主通过人脸识别或指纹等进入小区;天津立法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;南京明确要求商品房销售现场禁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。可见,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将进入规范化阶段,不得过度采集、妥善保管数据、不得强制用户使用等成为社会共识,也将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,从而迫使物业、企事业单位、医院、商超等控制冲动,规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,让用户的敏感信息得到安全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