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力文明城市,运城交警在行动

时间:2023-03-16 点击: 【 浏览字体:

  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的每一次出行,都会同交通安全打交道。但是,面对红灯时的一次侥幸,变更车道时的一次随意,开车时的一次大意……有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疏忽,便有可能让自己和他人身处险境。

     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,需要每一个交通参与者从细节做起,文明走路、文明乘车、文明行车。今天,运城交警就从常见的几个细节入手,提醒广大市民群众知危险、守法规,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,共同营造安全、文明的交通环境。

    不跨越隔离设施

     道路隔离设施(护栏、绿化带等)是最常见的道路交通设施,让道路交通参与者们各行其道,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,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。然而,有些人为了自己的一时方便,随意翻越护栏,不仅不文明,还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险。

  行人过街时,应走斑马线、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。根据规定,设有道路隔离设施的道路严禁行人横穿,机动车驾驶人在此类道路上一般会认为不会有行人横穿,故车辆行驶速度普遍较快,驾驶人对行人的关注度也会有所下降。在这样的前提下,若有行人跨越道路隔离设施进入或横穿车行道,非常危险。一旦发生交通事故,行人往往要承担较大的事故责任。

  佩戴安全头盔

  电动自行车、摩托车的驾驶人、乘坐人,都要戴好安全头盔。

  对于电动自行车、摩托车的骑乘人员来说,安全头盔相当于小汽车的安全带,是遇到危险时的一道重要防线。在发生交通事故时,骑乘人员容易受到猛烈撞击,头盔可以有效保护头部。因为头盔光滑的半球形,可使冲击力分散并吸收冲击力,而头盔的变形或裂纹以及护垫,又起到缓冲作用,也能吸收一部分能量,从而减少冲击力对人头部的伤害。

  运城交警提醒大家,无论是电动自行车、摩托车的驾驶人还是乘坐人员,都要自觉戴好安全头盔,系好固定卡扣。家长骑电动自行车、摩托车接送孩子时,更要做到“戴头盔、靠右行、载一人、不闯灯”,要给孩子也戴上安全头盔。

  不向车窗外抛物

  车窗抛物,带来的是麻烦和危险。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,往车窗外抛物易分散注意力,严重时导致车辆失控,危及他人和自身安全;抛物行为还干扰后车安全行驶,可能导致后车驾驶人紧急躲避而引发事故。同时,抛出的物品或撞击后车挡风玻璃造成损害,或阻挡后车视线引发事故,十分危险。此外,车窗抛物也给道路清洁增加了负担与隐患,增加养护工人工作量和工作危险度。

  为了让城市更干净整洁、安全有序,请广大驾驶人摒弃车窗抛物的陋习,在车内备临时垃圾袋,养成下车后再扔垃圾的好习惯。

  不乱鸣喇叭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》第二条:本法所称环境噪声,是指在工业生产、建筑施工、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。

  乱鸣笛最明显的影响之一就是扰民,是环境噪声的一种。长时间的鸣笛,会对周围的居民,和工作场所的正常工作带来严重的噪音污染。

  “开车讲文明,喇叭不乱鸣”,不仅是法律的要求,是驾驶人文明素养的表现,也是对环境的保护,更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尊重。